近日,随着2023年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报考人数的出炉,人们深刻地感受到,高水平大学对高水平学生的“优惠”之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优秀的高中学子,不仅可以在高考中获得突出的成绩,使自己“鹤立鸡群”,脱颖而出;还可以通过“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方式,获得其他的进入高水平大学的途径。
这些对于普通高中的学子而言,缺乏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只能“望‘强基’兴叹”,或者眼睁睁地看着进入高水平大学的机会,擦肩而过,但是却无能为力。
下面,我们通过浙江省2023年部分省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的数据,来深入分析说明,希望对2024年参加省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学子,有借鉴价值。
一、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初审通过人数比较多的高中学校分析
按理说,省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对于省级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鸡肋”的,既要花费很多的报考时间,还要为此付出面试或笔试的准备代价,似乎是得不偿失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省级重点高中学校的学生报考浙江省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人数,逐年增长。
就拿浙江工业大学来说,这所高校既不是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也不是世界一流大学,更不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典型的“四非”高校。对于优秀学生而言,报考这所大学实在是“高射炮打蚊子”,“杀鸡用牛刀”。
不过,从报考和初审情况看,省内顶尖的重点高中杭州学军中学通过的人数最多,达到197人,占全部初审通过人数的4.74%。据统计,2022年杭州学军中学仅录取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数就达到50人,录取到浙江大学的总人数达到了220人。这所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被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或“双一流”高校录取。
杭州四中、嘉兴一中、杭州十四中、湖州中学、余杭高级中学、杭州高级中学、萧山中学、温州乐清知临中学、温州二中等著名高中,初审通过的人数分别排名第二位至第十位。
其中,杭州市少数重点高中就有542人通过初审,占初审通过人数的13.05%。温州少数重点高中通过初审的人数是97人,占比2.34%。
以上高中除了温州乐清知临中学不是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之外,其他高中都曾经是省一级重点高中。这十所高中在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中,就已经占据了18.97%的名额。
要知道,浙江省拥有省一级重点高校196所,占580所高中学校的32.07%,近1/3。有学子透露,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实验班”“三位一体”综合评价,9A1C也没有能够通过初审,“内卷”已经空前激烈。
也就是说,在“强基计划”、“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的招生中,普通高中的学生所能够获得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
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初审通过人数比较多的高中学校数据分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确是一所非常有实力的理工科高校,能够得到省一级重点高中、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的优秀学生青睐,名正言顺。
不过,我们通过分析,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学军中学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人数仍然是遥遥领先的,达到130人,占全部通过初审人数3435人的3.78%。
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十四中学、温州乐清知临中学、绍兴市第一中学、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嘉兴市第一中学、温州二中、温州中学、萧山中学排名第二至第十位。与浙江工业大学一样,占据初审人数比较多的,仍然是省内知名的省一级重点高中。
从占比来看,杭州市共有384人入围,占比11.18%。温州市共有167人入围,占比4.86%,绍兴市共有65人入围,占比1.89%。
其实,这说明浙江省属高校的绝大多数初审名额,被著名高中的优秀学生所占据,普通高中的学子,不是特别优秀,已经很难在“三位一体”招生中取得优势了。
三、浙江师范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复硕专业综合评价初审情况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是浙江省最优秀的师范大学之一,复硕专业可以本科与硕士贯通培养,不用去参加繁琐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所以,部分省重点高中的优秀学生趋之若鹜,如过江之鲫。
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余杭高级中学有81人入围,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占比高达4.27%。再加上温州瑞安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萧山中学、宁波效实中学、温州中学、桐乡高级中学、嘉兴一中、乐清中学等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的“夹击”,占去了28.89%的初审名额。
可想而知,普通高中的学生想通过“三位一体”的方式,成功录取到省属高校,已经非常非常难了。
然而,著名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省属高校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复试,其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对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这样的高校,根本就不感兴趣。
他们感兴趣的,只是通过“三位一体”面试和笔试,获得一次难得的“真刀真枪”的面试和笔试的锻炼。结果,有大量的普通高中学子,因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比较低,或者因为是“普通高中”的身份,被挡在“三位一体”初审之外,失去了晋级省级重点建设高校的机会。
鉴于这种情况,浙江省高校应该采取果断措施,力避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出现。比如:可以通过“诚信考试”的方式,进行约否;也可以引进“强基计划”提前“锁档”,使部分优秀学生不敢轻易“试水”。
或者对优质高中的生源通过初审的人数进行“限流”,根据每年高校录取的人数,对这些高中的学生报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进行“配额”,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普通高中的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如何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是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