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你对“戒糖”或许并不陌生,在食品高度工业化之后,已经有无数的声音开始质疑糖这类食物的存在。哪怕在半个世纪前,我们还觉得糖是多么美妙的存在。那“戒糖”究竟是不是必需的,又会不会是矫枉过正,甚至我们有可能因此而缺乏碳水化合物以至于饮食不均衡吗?我们需要从经验和科学两方面来衡量。
无论是西方的营养流行病学还是东方的古老智慧,都告诉我们:戒糖并不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因为我们身体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而不是精制淀粉,更不是游离糖。绝大多数天然的复合型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比如一颗中等大小的西蓝花中含有大约10克碳水化合物,100克干腰果中含有约41.6克碳水化合物,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约5克的碳水化合物——乳糖,动物的肉中也会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糖原。是不是感觉这些食物几乎跟“糖和碳水化合物”毫无关系?
但是它们实际上都可以给我们的身体供应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只要我们的膳食组成足够丰富,而且尽可能选择新鲜而完整的食物,那么我们即使戒掉了游离糖和快消化的淀粉,也绝不存在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风险。希望读者能树立一个科学的观念——碳水化合物不是只能来源于糖和主食的。
“戒糖”的“戒”是一种谨慎的态度,而不是戒断这种行为。要尽可能减少饮食中人工制造的“添加糖”和浓缩而富集的糖浆、果汁,二者并称为“游离糖”;限制“精制谷物”以及“淀粉”这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快消化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而不是戒掉所有甜食、主食甚至碳水化合物。
我们倡导的戒糖不等于戒断甜食,也不等于戒断精制谷物,更不等于戒断碳水化合物,而是对游离糖和淀粉保持谨慎的态度。它是一种更顺应当下的健康趋势,更加合理的饮食观。
即使你戒掉了上述所说的游离糖、精制谷物和淀粉,你依然可以从水果和蔬菜中吃到让你备感甜蜜的天然糖和让你更健康的多糖,以及牛奶中并不太甜却也能带来碳水化合物的乳糖。告别了精制谷物和淀粉,也仅仅意味着你不再吃小麦粉和大米制品,以及藕粉、绿豆粉这类精制的加工食物。但你依然可以开心地享用一碗杂豆红米饭,又或者吃用红枣泥做的“甜藕”这种自然调味的甜品。
只要你足够重视,并用心获取相关知识,你一定能在自然的食物中找到完美的替代品,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自然地脱离不自然甜味的自在状态。即使你一开始在践行“减糖”的时候不能做到完全替代或者对这种“替换”有疑虑,但只要你能控制对人造糖类物质的摄入,并且决定打破精神和身体对“富集甜味”的双重依赖,你也就成功了一半。
只有想对了,你才能做得对。
来源:《戒糖:改变一生的科学饮食法》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